G代碼是什么?10分鐘吃透核心代碼及程序解析方法
2025.5.30
使用數控機床進行加工時,需要編寫 “NC程序”,而構成該程序的重要要素之一便是 “G代碼”。雖然G代碼數量龐大,但記住常用代碼有助于快速處理錯誤并提升工作效率。本文將按類別介紹常用G代碼及其功能。
G代碼是什么?
G代碼是編寫數控機床程序時使用的代碼之一。在數控機床編程領域,G代碼(準備功能)和M代碼(輔助功能)是兩大常用類型。其中, G代碼多用于下達加工相關指令,因此使用頻率高于其他代碼。
驅動數控機床的指令代碼之一
G代碼是由日本工業(yè)標準(JIS)、ISO標準或各機床廠商自行定義的數控機床程序指令,以G00開頭,用于指示材料定位、方向設定、刀具位置指定等加工操作。
主要分為兩種類型
G代碼分為“非模態(tài)G代碼”和“模態(tài)G代碼”。非模態(tài)G代碼僅在指定的單行程序中生效的指令。模態(tài)G代碼屬于同一組別的代碼,在被其他G代碼替換前持續(xù)有效。
掌握G代碼的優(yōu)勢
通過牢記常用G代碼,當程序中發(fā)生錯誤時,能夠及時發(fā)現問題所在,并明確需要如何調整才能重新啟動加工操作,幫助實現迅速應對。加工中斷的時間,也應該能被控制在最小限度。
近年來,由于用于切削等加工的數據能夠通過CAD/CAM輕松生成,使用數控機床的人員通過手工方式輸入數據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少。因此,與過去相比,掌握G代碼的必要性也逐漸降低,這是實際存在的情況。
然而,即便是這樣的程序,有時也會出現未能如預期加工的情況。當由于某種原因被迫需要手工輸入程序時,如果掌握G代碼想必也能夠順利應對。
G代碼程序的解析方法
數控機床的加工程序由G代碼、坐標位置(X/Y/Z軸)、刀具類型等代碼組合而成。
示例:以「 N1 G01 X100. Y50. F1000; 」這一程序為例,其含義為「將刀具以1000mm/min的速度沿直線移動至X坐標10mm、Y坐標50mm的位置」。
常用G代碼功能一覽表
下面按使用場景分類介紹高頻使用的G代碼及其功能。
基本動作控制類
此類代碼用于刀具移動、停止等數控機床的基本操作。
其中,G04 對應前面提到的非模態(tài)代碼。
刀具或坐標系指定類
此類代碼在進行刀具移動或加工時,用于指定針對何種刀具或平面執(zhí)行操作。
對于 G54~G59,每個代碼均可對應設定一個特定的工件坐標系作為加工原點。接通電源時,默認選擇 G54。
固定循環(huán)類(簡化高頻加工步驟)
此類代碼是為了通過簡短的代碼執(zhí)行使用頻率極高的加工循環(huán)而專門設置的指令。
坐標模式與返回點類
此類代碼用于指定進行加工的位置以及加工完成后刀具返回的位置。
G90 和 G91 是乍看十分相似的 G 代碼,但由于刀具的運動方式截然不同,因此務必充分理解兩者的差異。此外,G98 和 G99 根據加工工件的形狀不同,可能存在刀具干涉的風險,需特別注意。
與G代碼配合使用的其他代碼
除此之外,以下的代碼也會和G代碼一起配合使用。
G代碼程序示例
以下是前文介紹的G代碼的實際程序的示例。
場景:換刀后,以 3000rpm 轉速、1800mm/min 進給速度從起點加工至終點。
G54;選擇工件坐標系
G90;絕對坐標模式
M06 T1;更換為1號刀具
M03 S3000;
主軸正轉,轉速3000rpm
G00 X30.0Y30.0;快速移動至X30mm Y30mm
G00 Z25.0;快速移動至Z25mm
G01 X90.0Y70.0F1800;
以1800mm/min速度直線加工至X90mm Y70mm
G00 Z100.0;快速退回Z100mm
M05;主軸停止
M30;程序結束
使用G代碼的注意事項
在使用G代碼時,首先應該確認自己所使用的數控機床屬于哪個制造商、具體型號是什么。這是因為即使是相同的代碼,由于使用的數控機床不同,指令內容也可能存在差異。
當然,也有些是制造商開發(fā)的特定數控機床專用G 代碼。例如,兄弟機床 “SPEEDIO” 系列加工中心所搭載的 “G100”,就是可在一行程序中完成換刀、定位和主軸啟動的專屬指令。
掌握核心G代碼提升你的工作效率
G代碼是控制數控機床運行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。盡管存在多個乍看相似的代碼,但由于每個代碼的具體指令內容不同,因此在記憶時務必注意區(qū)分它們的差異。
建議首先從與基本動作相關的代碼開始逐步熟悉,當對整體框架有了清晰理解后,再進一步注意區(qū)分具有相似功能的代碼的使用場景。